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、辣椒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余常水认为:辣椒是遵义的特色优势产业,是我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、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六大重要支柱产业之一。目前网帖上对贵州辣椒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,过于片面。虽然贵州因为地理地貌特点,无法采用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采收造成生产成本偏高,但贵州辣椒本身的品质远高于杂交辣椒,经过研究人员不断努力,改良后的贵州辣椒在抗病性上已经和杂交辣椒不分伯仲,贵州辣椒也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,畅销四川、重庆、云南、广东、上海等20多个省(市、自治区)及日本、缅甸、尼泊尔、印度等十多个国家,不存在被边缘化一说。
据了解,遵义作为贵州辣椒的主产地之一,辣椒种植面积占到全省的2/5,也是全国辣椒种植面积*大的地级市之一。2011年8月4日,第六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在遵义召开,会上,贵州被评为“中国辣椒之都”。仅遵义市而言,当年辣椒种植业年产值达24.6亿元,遵义虾子辣椒市场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。
据市农委的数据统计,截至2014年,遵义调料辣椒种植面积、产量、产值已发展到166万余亩、140余万吨、48亿余元。全市已形成以虾子辣椒批发市场为中心,以绥阳、永乐、龙坪、三岔等辣椒产地为纽带的辣椒市场网络体系,成立了以辣椒规模化种植和相应产品销售的农村合作社50余家;目前遵义有“旭阳”、“贵三红”等规模化的辣椒加工企业,产品有油辣椒、泡椒、干椒及干椒制品等6个系列50余个品种。这些企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,加工业有这样的实力,与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培育紧密相关。2014年,遵义辣椒市场、农村合作社和企业推出的辣制品加工产量19.7吨,产值17.9亿多元。
当前,我省由于耕地数量有限,土地、气候等条件的限制,辣椒多年连续种植使土地难以得到轮作倒茬的现象较为普遍,加之化肥使用不当等因素,导致病虫害加剧。近几年,随着遵义辣椒科学研究不断实现突破,辣椒的产量增加、品质提升将会有强力的科学支撑与保障。
市果蔬工作站站长、高级农艺师毛东也表示,近年来,科研人员通过对品种提纯扶状、创新育种等的不断改良,贵州辣椒已经在抗病性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
科研突破助力品质提升科学技术是**生产力。遵义“辣”博士破译“无字书”,助遵义辣椒进入了国际视野。
在省科技厅、市政府、市科技局等部门的支持下,2011年3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(2013年更名为遵义市农科院)牵头,联合四川农业大学、华南农业大学、深圳华大基因和墨西哥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家单位,启动了“辣椒基因组测序”项目。
历时三年,完成了自主选育的“遵辣1号”基因组序列的解码,绘制了精细的基因组图谱,发掘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并开发了与产量、辣味、颜色和抗病性等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,其研究成果于2014年3月3日在线发表在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上。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辣椒基因组序列成功解码,中国辣椒基础性研究取得重大进展,保持全球先进水平。
“遵义辣椒科研成果突破,不仅使辣椒种植产量、品质提升实现历史性的改变成为可能,还将为世界辣椒研究的跨越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”遵义辣椒研究博士覃成说,辣椒的产量和抗病性、品质是拮抗并且紧密连锁的性状,作为地方品种,同时兼顾高产、高抗和优质难度很大。